智慧生物为何频频打脸又重蹈覆辙? 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一颗宽度约16公里的陨石撞击到了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霎那间天崩地裂,熔岩四溢,当时地球霸主恐龙和大部分爬行动物灭绝。宣告了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结束,原始哺乳类动物有了更多空间,地球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 四肢灵活,行动敏捷的灵长类动物祖先也诞生了,如果论辈分,应该叫他们爷爷的15次方。发达的大脑让他们更快地适应自然。与此同时,灵长类祖先进化出前额叶,前额叶是负责“执行力”和认知的重要区域,这让它们更聪明,更擅长解决问题,灵长类和其他动物之间隔开了一条鸿沟。 这时大部分地球生物没有“明天”的概念。如果有了冲动,它们就会即刻有所行动,想吃就吃,想啪就啪,每一只生物都过着没羞没臊的野蛮生活。 然而灵长类祖先因为有前额叶,它们有了预想未来的能力。它们学会了抑制眼前冲动,比如在食物匮乏期间它们知道把仅剩的食物匀几天吃,每天都半饱,为了未来的存续抑制自己一晌贪欢。 成也萧何败萧何,参与预想未来的前额叶成了拖延症的发源地。比如,某雄性灵长类计划搭一个窝御寒, 它可能已经预想了做好了万猴朝拜八方来贺的场面,但由于不知道咋做,迟迟没实行。然而它不会彻底放弃,因为继续保有这个幻想能让它继续开心下去,但由于冬天一天天近了,已经浪费了那么多时间让,它每次想到搭窝这事,就会更加焦虑。 过了几千万年,受前额叶的驱使,我们还是没有改变。我们年初设立目标,然后目标不断降级,却还是没完成。 究竟是智慧生物在自我欺骗,还是有某种神秘力量干预这一切的进行?他们是谁?是造物主?信心满满地写下对来年的憧憬,并坚信自己一定实现?还是骗子?年复一年重复这种无用的计划?他们究竟是谁? 欢迎收看本期:走近科学《眼高手低的地球人》 原地踏步是不可能的,我只是离梦想又远了一点 年初立flag,年末打脸这种现象,归根到底是拖延症在作祟。在历史的长河中,拖延症不断战胜着人类和各路妖魔鬼怪。妖怪如果没有拖延症,它们总有一个妖能吃到唐僧,但它们总是“不急,等明天抓住了孙悟空,再跟这唐僧一起炖了吃!”。学者胡适,深知自己在留学期间应该多看看书,但依然怀着愧疚天天打麻将。 2018快过去了,你年初的计划施行的咋样了? 拿我来说,年初我决定攒六万块钱,一年过去了,离目标也不是很远,还差十万就达到了。 年初说考研,一年下来忙忙碌碌一页书没看。 说看10本名著,结果一年的阅读量加起来还不到2本,沙雕视频倒是看了不少。 说坚持每天练字和跑步,结果除了每天坚持给手机充电,别的啥也没坚持过5天。 拖延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在面临辛苦的选项和安逸的选项时,人们更倾向选择更安逸的那一个,长此以往,就变成了拖延症。尤其在面对可预见困难性的任务,人们深知不得不完成,但由于完成的难度太大,不知从何下手,于是就强化了焦虑-拖延-更焦虑的循环。 我们为什么热衷于制定很高的计划,然后一点都没完成? 前额叶其实属于控制系统,造成拖延症一是因为目标高会让人觉得未来爽,二是因为眼前容易满足的事会让人分泌多巴胺,也会觉得爽。与多巴胺相关的活动如果太活跃,就会导致控制系统长期占下风。 举个极端的生理例子,很多帕金森症患者或者癫痫患者需要多巴胺辅助治疗,但是这些多巴胺让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冲动,一有冲动,必须满足,整个人都会变得很短视,他们可能发展出赌博成瘾、变成购物狂等等。 更常见的情况是,在我们小时候自控能力不强的时候,”没有一个面包能留到第二天“,”运动会前天买的零食永远只能在运动会当天早晨剩一半“。拖延症的原理就是如此,我们会用某种唾手可得的安逸透支未来,每一次拖延的选择,都会让你暂时忘了今后的代价。 有些计划你都完成不了,那为啥不定一个稍微伸伸手就能够着的计划? 因为远大的目标才让人有成就感,一个唾手可得的目标只能让人毫无动力。而且人们在估计未来任务的完成时间时, 倾向于过度乐观, 低估任务难度和完成时间,这种心理现象叫做规划谬误。 无论你计划工作任务还是计划一次旅行,你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你经常把完成时间和费用低估。因为大多数人会想象他们将如何完成这个任务。只有大约25%的人会源于自身或他人经验的基础概率数据进行思考,并制定出规划时间表。科学家和作家在拥有相当多的过去经验和教训的前提下,仍然总是倾向于低估一项任务所必需的完成时间。 就算你没有规划谬误,但由于执行过程中有意外,也常常会打乱你的节奏。 假如你决定一个月内要做完一本高数题,平均每天抽出一上午看五页正好能完成任务,但一道题可能就干掉你两个小时。这时候,你无论你放弃还是继**磕,都会搞乱计划。如果你顺延往下做,并不能给你带来当初设想的满足感,于是就直接转为放弃。 虽然我不觉得强迫症能被打败,但是它的破坏力还是可控的 从认知的层面来看,重度拖延症患者其实也是完美主义者: 他们完成一件事的状态必须理想,没有其他事情牵挂,才能投入状态;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更喜欢高效率工作,抵触磨洋工; 经常害怕自己竭尽全力也还是没做好,于是只能用拖延的方式给自己留有余地。 比如收拾房间,明明每天随手归置一下就能做完的事,重度拖延症患者会拖半个月,然后抽出一天把房间打扫的一尘不染、尽管这时候地上有一根头发没扫干净都能把他逼疯。但是在接下来的半个月,他依然会接受屋里乱的跟猪窝一样。这是因为他每做出一次拖延的妥协,他都会强化一次“脏乱只是暂时的,我要做就会做到最好”的概念,而且不整理房间就会有更多时间休息,这是拖延症带来的奖赏会让人忘记累积的代价。 工作也是,明明你不得不完成,一想到就痛苦,于是你选择踢开这种痛苦,因为一次又一次拖延带来的短暂安逸而更不想完成工作,如此一来,拖延不是最严重的事,拖延给你带来的痛苦让你比直面问题时更焦虑。 其实拖延症是不能完全被消除的,所以你不应该把消除拖延和对抗拖延当作目标。你只需要控制它: 首先扪心自问,这个任务是不是你忍受痛苦也一定要完成的? 如果你回答不是,那就直接放弃吧,拖延只能让你带着愧疚浪费时间,与其这样,不如不带愧疚地浪费。 如果你回答是,后面的工作就都简单了,随便选择一种技巧:时间管理,番茄工作法等等啥都行,对于下定决心想做这件事的你,都有用。在制定计划时,注意预留一些弹性时间,可以每天预留一小时,每周预留一天,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把这时间段内没做完的事补上,也可以在按时完成任务后,把这段时间当作自己的奖励,是看剧玩游戏还是外出走走,都可以。 如果必要工作或者学习的痛苦,让你是在无法忍受,那你就有必要看看心理医生了,需要他帮你找到具体原因,重新构建自我管理的体系。 今年的最后几个小时,有什么努力一下今年还能实现的事情? 还剩几个小时就要到2019年了,为了给2018的雄心壮志画上一个句号,你还能做这几件事: 活着,12点前睡觉,破保持单身记录,把手头的钱花光,抢回家的火车票。 别丧,今年的最后一刻和明年一整年对你来讲并无区别,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有时候你应该学会活在当下,从宏观上来看,你做一点就比没做强。 新年开始了,争取今年当一个眼低手高的地球人,不过展望未来的计划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图瞎做的,凑合看吧,跨年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