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3|回复: 0

我有一口锅,炖了所有锦鲤

[复制链接]

119

主题

61

回帖

13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00855
QQ
发表于 2018-12-24 06: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的年轻人,不信佛不信教,但逐渐开始信起了锦鲤。

从几个月前的奚梦瑶、杨超越,再到最近支付宝推出的信小呆,这些运气极佳的人,都会被网友捧为“锦鲤”。

而自从中国锦鲤走红后,类似的营销活动迅速席卷了全国各地,基本上每个城市都有了属于自己的锦鲤,不同的行业也策划出行业里的锦鲤。

但就在各地锦鲤热情招募时,一名自称锦鲤,名为“一地金啊”的编辑迅速蹿红。她写的《在这个从小躺赢到大的女人面前,杨超越真的不算锦鲤......》一文这两天持续在朋友圈刷屏。

文章大意是说,从小到大她都被好运加持,考试总是飘过,公务员考试笔试第二,但单位只录取一位,本以为没戏的她,结果第一名因为迟到落选,老家被划为雄安新区,目前坐拥300亩地。而且和她相处的人都好运不断,就连远在国外的好友因为和她说了几句话,就收到了名校的Offer。

文章初看时,不免感叹她的好运,但稍微一琢磨就发现不对了。这位自称锦鲤的“一地金啊”将自己人生中的幸运时刻汇集,却只字不提背后的努力,给人一种不努力就能成功的错觉,当这种价值观被广泛传播,真的好吗?

作为媒体工作人员,就像人民日报所说:既然站到了公众的台前,就要坚守一个自媒体人的社会责任和价值底线,没成功时重技巧,成了大号要守道。

类似“一地金啊”一类的不良媒体被群众吐槽,被媒体批评我都能理解,这种鼓吹“运气为上”的歪风邪气确实需要得到纠正。但说着说着,风向有点变了,一些自媒体突然将炮火转向相信锦鲤的人,甚至直接骂转发的人是傻×。

但这种骂读者的行为和不良自媒体贩卖焦虑比起来,又高级到哪里去呢?吐槽谁都会,关键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锦鲤现象如此火爆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微博指数页面以“锦鲤”为关键词检索,发现涉及此话题的人群年龄分化明显,整体集中在20-26岁。

而这个年龄段正是人一生中最迷茫的阶段。20岁出头的他们可能还在大学,正面临各科学业的压力;又或许刚刚毕业,正处在和工作的磨合期中,压力巨大。

而这两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形势经历着比较大的下·行压力,人口红利带来的快速增长正在消失,加之贸·易·战的影响,群众的情绪难免呈现出焦虑的症状。

而这份焦虑,就部分体现在了日常生活迷信现象中,这就是锦鲤现象火爆的第一个原因。

1982年发表在顶级期刊的一篇论文《Superstition and Economic Threat: Germany, 1918-1940》表明:当经济形势遭到冲击,个人受到威胁时,迷信行为就越有市场。

当焦虑的情绪越攒越多,当人们对未来焦虑迷茫时,迷信就有了市场。从星象、神秘轮、再到邪教,以及今天的锦鲤,只是载体换了而已,就算今天没有锦鲤的出现,也一定会有一个宣泄焦虑情绪的新载体进入公众视野。

其次,锦鲤频出的背后也是大家对“努力才是王道”价值观的怀疑。

去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的一番话引起热议,他说:农村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大学,而第一名都是这种,家里条件好又厉害的人。

中国人民大学曾对家庭收入对录取院校的影响做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下降,进入顶级高校,诸如清华、北大的比例逐渐减低。

表面上看,大家都是通过高考上的大学,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但背后却是教育资源的较量。

同样一张高考卷子,经济条件越好的家庭,所能付出的教育资源也就更多,他们有顶级的师资相伴,优渥的教育环境中穿梭,而生活在贫困家庭的孩子只能自力更生。

虽然高考仍然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单纯靠努力就能改变命运的难度正在加大,资源的竞争正在加剧,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现象越来越突出。

再次,除了大环境带来的焦虑外,生存压力上的焦虑也不容小觑。

房价就不提了,毕竟怎么努力也买不起,索性干脆就不看,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有一天自己连房租也追不上了。

2017年,在全国的一二线城市中,有13个城市房租涨幅超过20%,其中,成都以30.98%的涨幅位列榜首,紧随其后的是深圳,涨幅高达29.68%,北京和广州的涨幅也均超过20%。

连年上涨的房租让许多飘在外地的打工一族正面临着每年往外搬一圈的窘境。

和年少时的雄心壮志相比,摆在每个年轻人面前的是还不完的贷款和加不完的班,那个以为长大后就可以改变世界的自己,在经历一番摸爬滚打后终于明白:不少人,光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最后,年轻人的焦虑和自媒体的推波助澜也有很大关系。

每隔一段时间,朋友圈都能看到类似《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的文章刷屏,其本质上就是作者抓住了年轻人的痛点,用贩卖焦虑的形式获取巨大流量的回报。

当生存的压力实实在在摆着自己面前,当自媒体不断推波助澜时,我们就需要找到一个新的发泄口去排解焦虑,而敏锐的资本市场正是看到了这样一个商机,于是各种各样的人造锦鲤便横空出世,目的就是满足我们的需求,同时收割我们的注意力,为自己盈利。(扎心,从一个坑跳到另外一个坑)

总之,以上种种因素的叠加都让年轻人对未来越来越迷茫,对当下越来越焦虑,觉得生活不可控,而这份不可控的心态,最终导致一部分人选择转发锦鲤。

这一点,在“新闻实验室”刊文中所提到的《The Effects of Stress and Desire for Control on Superstitious Behavior》一文中也能找到佐证。

研究者发现,这是因为压力导致人们丧失对生活的控制,而人们为了重新获得对自己生活的控制,一部分人就会通过迷信的途径,依靠许愿池或锦鲤寻求心理上的确定感,希望重新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

所以,与其说大家都在转发锦鲤,倒不如说大家都在发泄焦虑,找回对生活的控制感。你可能会瞧不起这样的一种方式,觉得人生只有直面困难才能真正解决困难,但在人生的某个情绪低点,我转发锦鲤,想要找回一点自信,就真的错了吗?

当我压力大到爆,躺在床上整宿整宿失眠时,我转发锦鲤,寻找一点自我安慰,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就真的智商欠费吗?

任何社会现象的背后都有一定的社会根源,当你站在道德制高点吐槽时,不如仔细观察一下身处其中的人到底经历了什么。

回过头来看自称锦鲤的“一地金啊”,她的成功真的只是靠运气吗?

四六级一次性通过,高考609分(文科),北京地区公务员考试笔试第二名,恐怕也是很多人达不到的吧,真正让她成为锦鲤的是这些成绩背后的努力。

一件事情的结果肯定有运气的成分,但一个只能考40分的人,运气再好也不可能考到80分,运气相对于努力而言,不过是锦上添花话的事情,孰轻孰重千万别搞错了。

每个人都想时刻好运加持,但人这一生,有太多东西不能被我们控制,当你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那些不可控的事情上,就未免太得不偿失了。

转发锦鲤这件事,图一乐呵,图一心理安慰就好,如果真把锦鲤当成努力,把好运当做汗水,等事情失败后又抱怨生活不易,吐槽社会不公的话,你想要的只会离你越来越远。

参考资料:

[1]梁坤. (2018). “锦鲤祈愿”与“日常迷信”——当代青年网络俗信的传播社会学考察

[2]邢婷婷. (2017). 消费亚文化视角下“星座文化热”特征分析

[3]王鑫. (2018). 中产阶层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基于杭州市一家塔罗牌店的观察

[4]方可成.(2018)新闻实验室《拜锦鲤教》

[5]VR Padgett & DO Jorgenson.(1982) Superstition and economic threat: Germany, 1918–1940.

[6]G Keinan.(2002)The effects of stress and desire for control on superstitious behavior.




作者:飞碟说,栩小牧 阅读原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留言系统 ( 蜀ICP备:没有号 )

GMT+8, 2025-1-23 06:58 , Processed in 0.09353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